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高榮院長劉俊鵬創新研發 及時救心 獲亞洲第一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我的父親是中校裝甲兵退伍,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富裕,但父親總是埋首工作,供我們兄弟姊妹無後顧之憂地念書。他對我們從不言苦,一心地為家付出,讓我們就學時,能更加專注在課業上。」在醫師崗位上服務超過三十年的高雄榮總院長劉俊鵬接受採訪時回憶道:「父親是標準的軍人,對我們要求嚴格,小時候家裡有張老舊的沙發椅,椅子上有塊坐墊,我總是坐姿不端正、離開時坐墊也歪七扭八的。父親看到後對我說,『坐就要端正,離開時,也要將坐墊擺好,給下一個人坐。』這次前往輔導會舉行月會的頒獎路上,這句話突然又浮現在我腦海中,簡單的一句話,默默地成了我這一生做事的準則。」
 
感謝主任委員的肯定
劉院長說,依照慣例,輔導會所屬一級主管屆退時,頒贈的是三等榮光專業獎章,但主任委員特別為他提升至一等榮光專業獎章,肯定他在高榮的奉獻,這是無上的光榮,讓他特別感謝主任委員。回到家後,他將獎章放在父母的靈位前,與他們分享這分榮耀。
 
前臺北榮總心臟內科科主任王石補是劉院長的啟蒙導師,劉院長說,當年他還是實習醫生時,王老師直至退休的前一天,仍舊準時到實驗室指導他做實驗,因為前輩的敬業精神,讓他在崗位上不敢鬆懈,認認真真地將每件事做好。
 
劉院長父親的一句話,王老師的一個動作,讓劉院長在心臟內科領域大放異彩,被尊為臺灣心臟科權威。
 
團隊提升心梗存活率
劉院長帶領高榮心臟內科團隊獲獎無數,高榮心臟團隊致力研發的「心肌梗塞救護系統」今年十一月更是獲得WHO認可的國際醫院聯盟金獎。劉院長說,他還是實習醫生時,臺灣當年的心肌梗塞死亡率是三十%~四十%,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約莫十五年前已降至十%至十五%左右,但也造成了突破不了的瓶頸。
 
心肌梗塞患者從急診室到使用氣球導管將心臟打通,這段救援流程,國際給的標準為九十分鐘。而從十五年前開始,在劉院長帶領下的高榮心臟團隊,其團隊建置的心肌梗塞後送流程,將救援流程濃縮至四十分鐘,大大縮短了心肌梗塞患者心臟受傷時間,提升存活率,也因此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頒發銀獎的肯定。SNQ的銅獎代表是國家級第一,銀獎是亞洲級第一,金獎則是世界級第一,在當年金獎從缺的情形下,劉院長的心臟團隊獲得銀獎,是亞洲第一的榮耀。
 
完善系統成醫院典範
獲獎後,劉院長回憶當時的評審委員向劉院長的心臟團隊說:「成功不必在高雄榮總。」劉院長聽到這句話有很深的感觸,劉院長說那時的他是個專注在臨床研究以及病患看診的心臟內科大夫,因為這句話,更加深了劉院長體會到工作職責對於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獲獎後隔年,在衛福部的推動下,劉院長所建置的心肌梗塞後送流程制度遍及全國,只要有心導管手術的醫院,皆必須經過此流程的考核才能通過醫院評鑑。劉院長帶領的高榮心臟內科團隊,造福國人,影響甚大。
 
完善的建置心肌梗塞照護系統後,劉院長的心臟團隊也與政府合作推動救護車心電圖系統及線上指導用藥系統,更進一步自創研發「心電圖十二導程貼心布」,讓病患在救護車上時,急診室便能即時掌握病患病況,到院後做最快速的治療,提升病患存活率。這套模式也逐漸在臺灣十九個縣市推廣。「成功不必在高榮」,在救人救命為首要的驅使下,因為劉院長的大力推動,臺灣心肌梗塞存活率已提高許多,甚至為亞洲第一、超越歐美,但劉院長不以此為滿足,仍舊持續努力地推動、研發各項心臟照護系統。
 
秉持初心續傳授後進
劉院長笑說,曾經有技師團隊向劉院長抱怨工作太辛勞,在劉院長將病患存活率數據拿給他們看後,他們馬上收回抱怨,各自回到崗位上,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些都是在他們辛苦工作下,使病患得以保住性命、回復健康的數據,是相當大的功德。劉院長表示,他退休後,仍舊會繼續心臟專業的推廣、教授。他希望能將高榮心臟團隊所研發的各項系統,除了能遍布臺灣各地外,也能推廣到亞洲,甚至是世界上,拯救更多心臟病患者。受訪的最後,劉院長感謝輔導會完善的體系,讓他能專注於心臟專業上,未來他將秉持著從醫的初心,繼續造福社會大眾。
(點閱次數:2867)